談一個沈陽市偵探社婚姻問題的內核:內心的恐懼在哪,情感的分歧點就在哪
來源:沈陽市偵探調查公司 時間:2023-05-15
遼寧佰誠偵探調查公司談一個沈陽市偵探社婚姻問題的內核:內心的恐懼在哪,情感的分歧點就在哪。人在進入婚姻時,其實都帶著過往的感情創傷,但往往,自己并未察覺過。
當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,不同的創傷,影響著不同人的決策:
如果兩個人的決策模式不一樣,就容易導致情感分歧。你覺得表達真實感受,能夠緩和關系,他覺得表露真實感受,會讓他有壓力和不安,最終導致感情的破裂。
比如,回避型人格和焦慮型人格。
回避型人格,恐懼的是過分投入關系。
表面上,他們理智,成熟,在關系中有很強的包容性,但相處久了,你會感到他一直游離在關系之外,很少表達他的想法,也很少有情感上的流動。
那是因為,他們內心對關系有一種恐懼,可能是因為童年時期,長期被父母忽視,無論怎么努力,都沒有得到過關注。所以,他們建立的情感認知是,關系并不可靠,我不想再依靠任何人,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喜歡。
而焦慮型人格,恐懼的是伴侶的過分疏離。
在關系中,焦慮型人格往往是熱情的,粘人的,在戀愛期會讓人感受到滿滿的甜蜜。
但是,一旦關系進入降溫期,焦慮型依戀就會陷入不確定感,會感覺伴侶只要沒有明確表現愛,那就是不愛了,所以會通過作,鬧等等的方式,去確認伴侶的愛。
這通常是因為,早期和父母相處的時候,也是一樣的——雖然和回避型一樣,也是會被父母冷漠對待,但當自己哭鬧、生病的時候,父母就會給予足夠的關心。于是,會認為感情里,只要能夠引起對方關注,就能確認被愛著。
當這兩種性格愛上對方,就會經常因為性格差異而吵架或者疏遠對方?;乇苄捅磉_愛的方式,正是焦慮型依戀最害怕的,焦慮型依戀需要愛的方式,正是回避型最不擅長的。
同樣的,像控制型和服從型的性格,也會遇到這樣的矛盾。
控制型的人,希望伴侶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,需要掌控關系的主動權。很可能是因為從小自己就被父母牢牢管控,覺得只有當自己掌握關系的時候,才是安全的;
而服從型的人則相反,既討厭被控制,又享受被控制。
所以,當控制型的伴侶幫著做決定的時候,自己可能會感到對方在向自己表達愛,無微不至,時時刻刻在關心自己;但也會有些時刻,覺得伴侶和以前的父母一樣,只知道把他們的想法放到自己身上,卻沒有聽過自己想要什么。
大部分的人,進入婚姻后,都在逃避自己的恐懼,卻很少有人意識到,需要看到自己的恐懼,也看到對方所恐懼的。
如果你能理解,伴侶作出這樣的反應,并不是因為他不愛你,而是因為他的過去造就了他的反饋機制,而這種反饋,恰恰又是你最害怕的,你就能夠看見問題的根源,并且能夠理解伴侶。
但如果,你把這解讀成他對你的敵意,他在傷害你,那么,你就很難從這個問題里跳出來,卻看到行為背后的深層心理動機。
看見,才能了解;了解,才能理解。
行為背后的動機,就像是海面上的冰山,當你只看一部分的時候,覺得完全是小事情,但當你理解冰山下深埋的根源、看到對方的內在小孩時,就會更加開闊、深透,用不同的視角去發現并解決感情問題。
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屬于自己的內在小孩,也都有自己的恐懼,既要看到自己的,更要看到伴侶的,不去否定它,也不去回避它,而是真正的去看見它、接納它、安撫它,才能真正獲得成長,獲得幸福。